28岁女子在家人的撮合下,和30岁男子相识,1个月后两人订婚,之后按照当地的习俗结了婚,婚后不久女子生了一个男孩,可谁想,男子却质疑儿子的身世:“孩子怎么长得像你那个学长?”
黄丽和黄江是一对新婚夫妻,婚后不久黄丽就怀了孕,并生下了1个男婴。
原本黄丽以为,儿子的到来,能给这个家带来欢声笑语。
(资料图)
谁知,丈夫却质疑了孩子的身世。
“他怎么长得,这么像你那个学长?”
“你什么意思?”黄丽很生气地说。
“你要是跟他没事的话,你俩就不要再联系了。”黄江直接提出要求。
黄江口中所说的学长,是黄丽的大学同学,当初读书的时候,那个学长就对黄丽照顾有加,后来毕业了,两人依然保持着联系。
黄江知道后,就总是莫名其妙地吃醋,还总是旁敲侧击:“他要是对你没想法,怎么可能总帮你?”
面对丈夫的质疑,黄丽没有做太多解释,她表示,可以直接去做亲子鉴定,来证明自己的清白。
谁知,等到孩子生下来的时候,黄江却拿孩子的身世说事,他的做法触动了黄丽的底线,一番争吵后,她直接提出了离婚。
原本,黄丽以为,黄江会同意离婚,谁知,黄江却不仅消失不见,还把黄丽的电话拉黑了。
黄丽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建筑公司当会计,黄江则是建筑工地的工人。
两年前,黄丽在家人的撮合下和30岁的黄江相识,短短接触1个月后,两个人就订了婚。
之后不久,两人就按照当地的风俗领证结婚了,婚后不久黄丽就怀了孕,还给黄江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。
原本黄丽以为,她会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,却没想到会发生开头的一幕。
那么,这对夫妻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矛盾?黄江又为何消失不见呢?
黄丽直言,因为两个人的学历和经历差距悬殊,所以在交往之初,她就直截了当和黄江说了自己的担心。
但是黄江信誓旦旦地说,两个人在一起没问题,她才同意继续下去的。
谁知,在订婚后不久,发生的一件小事,就让她萌生了退婚的想法。
那天,黄丽看到冰箱里的水果和黄瓜快烂了,她就对黄江说:“唉呀,这些黄瓜已经要坏了。”
在黄丽看来,黄江之所以买这么多水果黄瓜,是因为知道她喜欢吃,她所表达的意思是快烂了,需要赶紧吃掉。
谁知,黄江却很生气地说:“你是说我给你吃烂黄瓜吗?”
也就是诸如此类生活中的种种小事,让黄丽觉得,两个人沟通比较困难,所以她提出了退婚。
结果被母亲和大伯拒绝了,在他们看来,已经订婚了,再退婚的话,太没面子了。
从小失去父亲的黄丽不想让母亲和大伯担心,再加上自己确实年龄有点大,就没再坚持自己的想法。
原本她以为结婚了有孩子了,两个人磨合一下就好了,谁知当她生了孩子之后,黄江不但对她漠不关心,还拿孩子的事情侮辱她,所以她才彻底寒心了。
不仅如此,当黄丽提出要带着孩子。去自己的姐姐家住一段时间的时候,黄江不但不同意,还把她锁在了房间里。
黄丽无奈之下跪下,恳求丈夫和婆婆让她出去透透气,谁知婆婆却直接给黄丽80多岁的奶奶发去电话,说黄丽无理取闹。
直到此时,黄丽才发现自己和丈夫,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。
“我儿子根本就没说过孩子不是他的。一切都是你胡编乱造的。”婆婆知道儿媳要离婚后,直接大声指责她。
婆婆还说,儿媳妇脾气太急躁,一言不合就哭死哭活的,甚至还做出很多过激的行为。
也正是因为儿媳妇这样,儿子才躲起来的。
“他不关心我,还要求我不要出去工作,就在家里带孩子。”黄丽气愤地说。
“那不可能。”婆婆说,自从儿媳妇生了孩子之后,她就主动过来帮忙带孙子,为的就是让儿子儿媳能够出去挣钱,毕竟他们还有房贷要还。
“你是要我挣钱,去还房贷吧。”黄丽嗤之以鼻。
原来,自从和黄丽结婚以后,丈夫就很少去工作,也不给黄丽生活费,导致黄丽每个月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。
如今的她身心俱疲,只想赶紧结束这段婚姻,及时止损并重新开始新的生活。
但是她又害怕再次被母亲和大伯反对,于是她就给大伯去了电话,因为自从父亲去世后,母亲有好多事情都听大伯的。
大伯表示,只要黄丽想清楚再做决定,他就尊重她的想法。
得到大伯的支持后,黄丽不再犹豫,她主动给黄江去了电话,但是电话那段传来的依然是:“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,请稍后再拨。”
无奈之下的黄丽,只好恳求婆婆联系黄江,婆婆却说,她也联系不上自己的儿子。
婆婆还说,本身她就不同意这段婚事,因为两家人同在一个村子,抬头不见低头见的,如果发生矛盾,到时候会搞得特别不好,没想到,真的搞成这个样子。
最后,黄丽表示,她唯一的要求,就是获得孩子的抚养权,另外她希望两个人能够协议离婚,因为这是最快的离婚方式。
如果黄江真的不配合的话,她也只能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了。
婚姻是要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的,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,就像是一栋没有地基的房子,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洗礼,更经不起生活的磨砺。
正如故事中的黄丽和黄江一样,两个人没有任何感情基础,在家人的撮合下草率地闪婚闪孕,再加上两个人的学历和经历相差悬殊,磨合起来更有难度。
在这段婚姻中,受伤的不仅是两个人,两个家庭,还有无辜的孩子。
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,每个人都应该谨慎面对。
您觉得呢?